【信用讲堂】诚信的由来

    发布时间:2020/07/03|来源:诚信龙江|专栏:课堂
    分享到:


    《信用讲堂》是黑龙江省诚信建设促进会主办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宣传栏目。每周一、三、五将持续与大家分享诚信故事,普及信用知识,介绍国家信用工作动态,解读信用法规政策等,帮助大家知信、用信。感谢您的关注!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兴。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为何将诚与信联系在一起?“诚信”一词最早何时出现?今天,就和大家谈谈诚信的由来?


    在古代汉语中,诚与信二者互训,也就是说二者可以互相解释、意义相通。诚是一个形声字,“诚,信也。”信是一个会意字,“信,诚也。”在现代汉语中,我们也将“诚信”二字连用,表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用。实际上,诚和信的语义侧重有所不同。诚侧重内心层面,指内心情感的真实无伪、自然流露。《荀子》中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君子陶冶思想性情,提高道德修养,没有什么比诚更重要的了。而信则侧重于人际交往层面,指言而有信、遵守信用。《论语·为政》有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讲信义,不知他该如何立足处世。诚于中,信于外,内诚于心,方能外信于人。


    最早将诚与信二者连起来使用的,是春秋时期法家的管仲,《管子·枢言》中说:“先王贵诚信。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仲突出了诚信的重要性,明确将其看作是天下伦理秩序的基础。儒家更是十分重视诚信的作用。孔子强调“民无信不立”,指出诚信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思想,是国与国之间交往所应遵守的道义标准,更是人们交往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要做到“言而有信”。孟子在孔子诚信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将“朋友有信”与“君臣有义”、“长幼有序”、“夫妇有别”、“父子有亲”相结合,统称为五伦。汉代董仲舒将信与仁、义、礼、智并列为“五常”,将其视为最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不仅是外在的道德规范,更是心灵的信仰。


    回到当代,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深刻揭示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全面部署了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建设任务,明确指出了构建失信惩戒大格局,为新时期全面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    从2014年开始“社会信用体系”连续6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迎来了全面发力、全面渗透、全面提升、组合推动的新阶段。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对增强社会成员诚信意识,优化营商环境,营造优良信用环境,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诚信,既是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一份契约,更是自己与良心的一个约定。从长远计,人人都要加强自身诚信建设,让诚信真正成为一种思想自觉、一种行为习惯,为个人和社会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


    诚信是一枚古老的种子,在我们追随时代的行程里,匆忙的脚步可以忽略生活的节奏,但千万不要忘记带上这枚种子同行。发于内心,源于自觉,遵从自愿,不需要制度规章的规范约束,如同一组生命的密码一样,自然而然,终身恪守,让这枚古老的种子在新时代的土壤上生根开花,绽放风华。


    今天《信用讲堂》就讲到这了,感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再会。